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污泥回流
2024-09-03 19:17:10  点击量: 270

**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污泥回流**


**一、定义与目的**


污泥回流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,它指的是将沉淀池(或二沉池)中的部分活性污泥通过回流泵或重力

流的方式,重新返回到曝气池(或好氧区)的过程。这一操作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曝气池内足够的微生物量,保证处

理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,同时也有助于稀释进水中的有害物质,减轻对微生物的冲击负荷。


**二、类型与区分**


污泥回流根据其应用场景和目的的不同,可分为多种类型,但核心原理相似。在AO(厌氧-好氧)工艺、AAO

(厌氧-缺氧-好氧)工艺等生物处理系统中,污泥回流是不可或缺的。主要区别在于回流污泥的去向和目的不同,

如在AAO工艺中,除了常规的回流至好氧区外,还可能有部分污泥回流至缺氧区进行反硝化作用。


**三、回流比与计算**


1. **回流比**:指回流的污泥量与进入曝气池的污水量之比,通常用百分数表示。回流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曝气池内的

污泥浓度和处理效果。

2. **计算**:回流比的计算需基于实际运行数据,如污泥沉降比(SV%)、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(MLSS)等参数。

一般而言,SV%可反映污泥的沉降性能和浓缩性能,从而间接指导回流比的调整。但更精确的回流比计算需结合曝气

池内的污泥负荷、出水水质要求等综合考虑。


**四、调整方式**


污泥回流的调整主要通过改变回流泵的频率或开度来实现,从而调节回流污泥的流量和速度。在实际操作中,

需根据污泥沉降性能、曝气池污泥浓度、处理效果及能耗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和调整。


**五、影响因素**


污泥回流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,包括但不限于:


- 污泥的沉降性能(SV%、SVI等);

- 曝气池的运行状况(污泥浓度、溶解氧浓度等);

- 进水水质和水量变化;

- 回流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状况(如管道阻力、泵的效率等)。


**六、控制范围**


污泥回流的控制范围通常根据具体工艺要求和系统特性确定,但一般而言,污泥回流比控制在30%-70%之间较为常见。

过低的回流比可能导致曝气池内污泥浓度不足,影响处理效果;而过高的回流比则会增加能耗和回流系统的负荷。


**七、作用与意义**


污泥回流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,主要包括:


- 维持曝气池内足够的生物量,保证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处理效率;

- 稀释进水中的有害物质,减轻对微生物的冲击负荷;

- 促进微生物与污水中污染物的充分接触和反应,提高去除率;

- 节省处理费用,减少污泥排放量。


**八、应急调控**


在污水处理过程中,如遇突发事件(如进水水质突变、设备故障等),需及时采取应急调控措施,以确保处理系统的

稳定运行。对于污泥回流系统而言,可能的应急调控措施包括:


- 调整回流比,以应对进水水质或水量的变化;

- 检查并修复回流系统的故障设备,如回流泵、管道等;

- 加强曝气池的运行管理,确保污泥浓度和溶解氧浓度处于适宜范围;

- 根据需要投加适量的营养物质或药剂,以改善污泥性能或处理效果。


上一篇: 污泥回流系统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的
下一篇: 污水处理的细菌培养所需养料概述
  • 潍坊雷诺斯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
  • 地址:山东省潍坊市潍城经济开发区豪杰贸易广场
  • 电话:159-1011-1157(蔡经理)
    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