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通过生物处理阶段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?
2024-09-06 08:06:51  点击量: 280

在生物处理阶段,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实现。这个过程可以细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主要方式,具体如下:

一、好氧生物处理

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有氧条件下,利用好氧微生物(如活性污泥中的细菌)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、水、硝酸盐等无害物质的过程。这种方法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:

  1. 活性污泥法

    • 基本原理:利用悬浮在废水中的活性污泥(由细菌、真菌、原生动物、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组成的混合体)对有机物进行吸附、吸收和降解。

    • 关键参数:包括污泥浓度、溶解氧浓度、温度、pH值等,这些参数需要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确保微生物的活性。

    • 处理过程: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透过细胞膜被细菌吸收,固体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则先被细菌分泌的酶分解为可溶性物质,再被细菌利用。在好氧条件下,微生物通过氧化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,并释放能量。

    • 优点:处理效果好,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、磷等营养物质。

  2. 生物膜法

    • 基本原理: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,废水在流过生物膜时,膜上的微生物通过吸附、氧化等作用将有机物降解。

    • 常见工艺:包括生物滤池、生物转盘、曝气生物滤池等。

    • 特点:对水量、水质、水温变动适应性强,处理效果好,污泥量少且易于固液分离。

二、厌氧生物处理

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,利用厌氧微生物(如产酸菌、甲烷菌等)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甲烷、二氧化碳等气体和稳定的沉积物的过程。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,其步骤包括:

  1. 酸性消化阶段:由产酸菌分泌的外酶作用,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有机酸、醇类、醛类、氨、二氧化碳等。

  2. 碱性消化阶段:在甲烷细菌的作用下,酸性消化的代谢产物进一步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生物气体。

实际应用中的考虑

综上所述,通过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的协同作用,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,实现废水的净化与资源化利用。



上一篇: 塑料清洗废水中的各项指标是否好
下一篇: 生猪屠宰场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氮
  • 潍坊雷诺斯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
  • 地址:山东省潍坊市潍城经济开发区豪杰贸易广场
  • 电话:159-1011-1157(蔡经理)
    在线客服